推动中医药科研、教育、人才一体发展
我省将深入推进中医药定量化研究
从日前召开的2025年全省中医药工作会议获悉,河北将持续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,加强中医药科技创新,深入推进中医药定量化研究。
2024年,河北扎实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。中医药定量化研究在设备研发、中药材分析、方剂研究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。省科学技术奖专设中医药组,实行同行评议。新建省级中医药重点研究室12个、名中医和老药工工作室50个,制定发布河北中药材团体标准52项,遴选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8个、工匠师15个。
如何加快推动中医药定量化研究工作见行见效?省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河北将推动中医药科研、教育、人才一体发展,整合平台资源,深化中医药定量化研究。
2025年,河北将持续推进中医设备装备研发,推动人工智能赋能中医诊断功能,提高设备生成质量,完成3至5种中药有效单体中试转化并实现量产、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高效萃取关键技术并在企业推广,构建食管癌历史病例数据库,运用AI技术治理清洗数据,挖治疗新路径,打造中医药数据治理样板。
为进一步激发河北中医药科研创新活力,2025年,河北将强化中医药科技创新机制平台建设,在2025年省级科技计划项目中单设中医药组,力争立项4至6项国家中医药局科技项目;以定量化研究为导向,指导12家省级中医药重点研究室完善研究方法路径,储备一批高质量科技攻关项目,争创2至3个国家中医药重点实验室。
拔尖人才是科研攻关的核心力量。河北将推动院校教育改革,深化医教一体化融合;开展中医药人才需求调研,推动高校提高中医学类专业经典课程比重,启动“岐黄赤子”培养工程,深化人才多元化培养。
药效是中医药定量化研究的重要方面,药材品质是至关重要的因素。围绕落实《中医药标准化三年行动计划》,河北将筹备建立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,组建专家委员会,启动地方标准制修订,加大中医药重点领域标准供给。(记者 赵泽众)